一.機械原因
1.輸紙臺壓紙輪的壓力不均勻
紙張在傳送過程中受到軸向力的作用,導致紙張在前規(guī)定位時中間部位鼓起,在壓印后形成皺褶。
2.壓印滾筒叼紙牙排的叼力不等
如果壓印滾筒叼紙牙排兩邊的叼力不足,則紙張的拖梢處起皺;如果一邊的叼力不足,則對應的拖梢邊起皺;如果中間的叼力不足,則紙張中間部位起皺。
3.紙張交接不當
在壓印前的紙張交接過程中,如果配合不當,造成叼口邊紙張長度改變,則拖梢部位易起皺。
4.牙墊高低不平
紙張被叼住時,如果牙墊不平,紙邊會形成波浪形,叼口部位局部起皺。"
5.紙邊與叼牙的位置不正確
紙張定位后,如果紙張被叼牙叼住了一點,造成紙邊不平整而產生起皺現象。+
6.壓印滾筒表面黏附的墨跡過厚
壓印滾筒表面黏附的墨跡過厚使紙張壓印時不平服,也會產生局部短距離起皺變形。
二.紙張原因
1.敲紙痕跡過深、過密
由于敲紙用力不當,使敲紙痕跡過深、過密,印刷時在敲紙的折痕處易產生皺褶。
2.紙張絲縷方向
紙張進入機器壓印時,如果其是直絲縷,就容易造成絲頭起皺。
3.紙張含水量過大
紙張含水量過大,紙張自身纖維膨脹,在壓印過程中,膨脹的纖維由肥大變窄,易產生叼口伸向拖梢方向的枝狀皺褶。
4.環(huán)境溫濕度的影響
環(huán)境溫濕度變化,造成紙張含水量不均勻,如四周含水量大于中間,產生荷葉邊,印刷時紙張易起皺。
1.對所用紙張的處理
當發(fā)現印品起皺時,首先要對紙張起皺的位置、大小、形狀等進行仔細觀察,并加以判斷分析,看紙張一頭起皺,還是兩頭都起皺,看所有紙張都起皺,還是有的起皺有的不起皺,或只有個別紙張起皺。再看一下屬大皺折,還是暗折,還是褶皺處在叼口處;然后,再檢查白紙是否平整、是否有荷葉邊等嚴重的紙質問題。同時了解一下別的機臺,用同樣的紙印相同的活,是否也起皺。如各機臺印出的產品,都有起皺現象,則說明紙張明顯不好,或太新、太濕等,需作換紙?zhí)幚?,也可將白紙倒頭,用調換咬口的方法,試驗紙張是否繼續(xù)起皺,實在不行再用敲紙的方法,將白紙敲出折印,使紙張由軟綿狀變得挺括。然后再試印,看皺折能否消除。如果仍不奏效,可用晾紙機把白紙晾一遍,再進行印刷。
2.對印刷機械的處理
在其它機臺印同樣的紙未出現皺折時,說明本機的機械有問題。在白紙倒頭后,紙張起皺的位置沒有改變的情況下,也可以斷定機械有問題,需對壓印牙和擺牙的咬紙情況進行檢查和調整。一般情況下,調整(壓印或擺牙)個別牙就會見效,有時則不同,單純調個別牙根本無濟于事,需要將所有的牙全部松開,統調一遍,在調整過程中,如發(fā)現有的牙片或牙墊磨損嚴重,要及時更換,直到咬牙張口一致、咬力一致。
3.對滾筒包襯作相應的處理
印大開本的薄紙時,發(fā)現皺折,通過換紙、倒頭、敲紙、晾紙及調牙等一系列處理后仍不見效時,可對橡皮滾筒內的包襯作一下處理,方法是將橡皮內的襯紙撤掉一張,以減輕滾筒間的壓力。如繼續(xù)起皺,就把其包襯全部取出,然后用刀片將墊紙分割開,分割時,要保留緊貼滾筒的一張,紙夾處不切斷,以印品咬口至拖梢的空白間的中心處為切線,將其切開,這樣再印刷時,受壓面積就相應變小了,起皺的現象也就沒有了。
4.對紙張起皺的應急處理
紙張起皺的處理方法多種多樣,有時紙張起皺,檢查屬壓印滾筒兩頭磨損嚴重,處理時可將其兩頭粘貼上寬形膠帶即可管用。有時紙張起皺屬滾筒間的壓力過重,也可對滾筒的壓力進行稍減,而有時還會遇到一些特殊情況,如:有的印品急需趕周期,印刷時又發(fā)現紙張起皺,而起皺的原因是由于壓印滾筒有個別咬牙咬紙時紙張起鼓、不平,單調此牙又無濟于事,若將所有壓印牙統調一遍,又耽誤時間,為了應急,可將此牙片先臨時卸掉,這樣再印時,不受此牙的作用,紙張便不再起皺,等干完該批活再重新將牙片安上,并進行全面調整。還有一種情況,即起皺的位置在咬口的紙角處,原因是紙張上翹,經拉規(guī)拉動時,上翹的紙角恰巧與擺牙的牙墊相碰,如動拉規(guī),就會導致規(guī)矩變動,給下一遍印刷帶來麻煩,對此,也可采取一項應急措施,即把礙事的該牙墊用扳手臨時擰下來,這樣便不再起皺,將印品印完。之后,再將牙墊裝上,重新調整。
微信公眾號
掃一掃加微信